2007/04/17

中國文學中的植物

植物分類學會終於在今年4/12又陸續舉辦一系列的講座,今年的第一堂是有趣的「中國文學中的植物」主講人是林業試驗所的潘富俊老師。潘老師的著作太多了,有紅樓夢植物圖鑑、成語植物圖鑑、唐詩植物圖鑑、台北植物園步道…等等。就連我常去閒晃植物園中的「詩經植物區」、「民俗植物區」、「十二生肖植物區」等,都是潘老師所開闢的哩!

一開始老師的投影片,就讓我大吃一驚,老師把先秦魏晋南北朝的各種內容與形式詩詞、曲、賦、章回小說…等,統計出排名前十大出現最多的植物種類,真的是大大功成呀!可以想像花了多少時間及精神在此。而在這些萬眾之中,誰是出現最多次數的植物呢?是「柳」;而「西遊記」則是出現的植物種類最多,高達253種。

老師開玩笑說:「若想要留芳百世,至少你認識植物種類要和這些文人一樣多,就如白居易在2873詩篇數中,裡面就有208種植物…。」看來做個留芳百世的文人還真的很不容易,也想必植物與古人的生活真的是息息相關,就像「東坡集」中的「庇者竹瓦,載者竹筏,書者竹紙,戴者竹冠,衣者竹皮,履者竹鞋,食者竹芛,燃者竹薪…」,這是直接生活上所用到的經驗,又如「孔雀東南飛」:「君當作磐石,妾當作蒲葦,蒲葦執如絲,磐石無轉移」利用香蒲植物本身的特質來做譬喻,而「紅豆詞」中的「滴不盡相思,血淚拋紅豆」,紅豆則象徵赤紅的心,以表相思之意,或如直接陳述所見所感,「白蘋渡口,紅蓼灘頭」、「白草紅葉黃花」、「空山松子落,幽人應未眠」…等等。

這些古文詩,若不認識文句裡的植物,我想也很難體會其中的意涵及意境吧!就如「白蘋渡口,紅蓼灘頭」,「白蘋」就是指田字草,白蘋及紅蓼都是屬於水生植物,當你認識了這兩種植物,就能體會水邊長滿了一整片青綠色小巧的田字草及開滿紅花的紅蓼,是有多麼美呢!



古代文學的文化一直延續到現今,現今也許尚有保存其特質,但植物對於現在的人們也許變的不是那麼重要,不像古人的生活處處都與植物有所關連,因為現在的人們不會再用到竹紙、竹鞋…相對的對於植物、自然的認識也會越來越薄弱及疏離了。

「柳」今指柳樹,柳與留同音,古人送別時,常折柳送行,表達留念難捨之意。還有以前人認為「楊花」入水而生浮萍,而浮萍不定,意而有「水性楊花」的由來,而此處的「楊花」其實是指「柳絮」,而非楊樹之花。其實老師還講了許多有趣的事,我就不再贅述了,短短二個小時的講座,說不盡也意猶未盡,下次去植物園,經過中國文學植物園區時,體會一下古文人的心境吧!

2007/04/11

小黑婚禮&同學聚會

4月初去了趟屏東,可不是去湊「春天吶喊音樂季」的熱鬧,那是年輕人幹的事, 我這老人家則是去吃小黑同學的喜酒。
迎娶
從高雄迎娶到屏東小黑家,很少照人像的我,不知要如何拍起

喜宴
好久沒吃辦桌,菜多到嚇死人

sDSC_0102
4/6中午吃完喜宴之後,4/7轉往墾丁,隔天去海生館逛逛

福記肉圓
晚上到台南吃好吃福記肉圓

神農街
再去神農街及夜市逛逛

4/8凌晨2:00從台南開車回台北已經是早上5:00了,結束了 這三天的愉快旅程。
這次山社的同學及社友幾乎都到齊了,大家攜家帶眷的很熱鬧,真得很久沒看到大家了,真的很令人懷念及感動。

**更多照片

2007/04/03

Beautiful Day


躺在床上,翻閱著植物圖鑑,尋找在崖邊發現白色小花的姓名,問問春天認不認識她,春天說「不認識」,只好問問夏天認不認識,夏天說「喔!她叫裂緣花,是台灣唯一一種岩梅科草花,喜歡生長在海拔約1600m~2000m潮濕森林下,花期是6月至8月」。
我想天候似乎已經到了不分季節的時代,在這個本屬於春天的3月天,卻是百花齊放,而蝴蝶是跟隨著時節的腳步?還是跟著食草而走呢?生命本有自我調適的力量,只要生命能延續下去,似乎就會像湧泉般湧出新的希望,在這條山路上,這些生命都是勇者吧!
每次從山上回來總是習慣去查閱資料,去認識那天所看所聞,但總是記了又忘了,又加上季節的錯亂,就這樣反反覆覆的存取記憶,我想最終記憶最深的只剩下感動而已。

而這趟關西鳥嘴山(外鳥嘴山)就在像初夏帶有薄霧的早晨從台北出發,我們從羅馬公路進入了位於竹東的東北方的馬武督森林樂園,而關西鳥嘴山的登山口就在樂區內,雖然我們只是去爬山,卻還是要收費入園,一人100元加上停車費50元,這麼高貴的價格,我覺得實在不合理。朋友說馬武督森林樂園,本來叫錦仙樂園,後來結束營業,也許是因「綠光森林」偶像劇在此拍攝,又死而復生,改叫馬武督森林樂園。偶像劇我可沒有興趣,而馬武督地區在光緒12年時,劉銘傳曾率兵討伐此地,這還比較有意思多了!

我們約10點從登山口起登,沿路柳杉成列,林蔭遮天,雲霧纏繞柳腰,綠苔受到森林的庇護,生生不息的綠一直延伸至稜線,這是中級山擁有的獨特味道;約11:00上至稜線,稜外一片亮白,看不到任何景色,就在這裡發現那朵孤單的裂緣花。約11:30終於到達了鳥嘴山山頂,剛好遇到一行十幾人的團體,讓小小山頂沒有什麼空間可以站立,這時雲霧還未散,這時我們只能等待人散、霧散。

等待霧散

當人散沒多久,霧也散了,我們站在桃園縣與新竹縣縣界稜脈上的一點,往北可以看見石門水庫,往右可看到復興三尖其中一尖「那結山」(1520m),這座山每次都會看到它名字,卻總是沒有去過。往南望呢,有內鳥嘴山(1748m)、李棟山(1914m),天空還不夠清澈所以看不到更遠的大霸尖山。

在山頂待了約一個小時,我們姍姍才下山。也許太久沒上山了,覺得心情特別的激動,很難想像自己怎麼撐過沒上山的日子。有什麼地方能令人覺得平靜又激動呢?我想是在大自然中吧!

還是讓我們等到雲海

**更多照片